|
从事音乐教学多年,常碰到家长们询问以下两个问题:
「我觉得小孩有兴趣,但每次要练习就会造成亲子冲突!该怎么办? 要继续坚持吗?」
「我只是让小孩学兴趣,没有期望他们成为音乐家,有必要这麽辛苦吗?」
这是几乎所有学乐器小孩的爸妈,必经的心路历程。小孩说喜欢,上课时很开心,表现也不俗,但回到家该练习时,总要三催四请,拖到家长发脾气,小孩才心不甘情不愿去练习,拿起乐器/ 坐到钢琴前没过多久,就说够了;或是,没有爸妈的提醒,小孩从来不会主动去练习。究竟,小孩真的有兴趣吗? 要不要继续坚持?
首先,爸妈们必须要理解,学任何一种乐器,都不可能『玩』出兴趣,要上手必须要有些基础,而拥有基础的不二法门,就是练习。唯有经过练习,孩子才能具备演奏乐器的能力,即便是简单的曲子也一样,孩子能完整弹奏出曲子,就会有成就感,也才会有兴趣和动力持续下去。学习乐器的过程中,孩子不仅仅学会如何演奏这项乐器,也学到如何克服困难,凡事没有不劳而获,同时培养孩子的专注力,一举数得。
当小孩不愿意练习时,该如何帮助孩子呢? 这裡有几项根据国外研究的有效撇步,爸妈们可以试试。
陪伴很重要
现代人的生活都很忙碌,大家下班回到家,还有许多琐事尚待处理;加上普遍认为 「我又不懂,也不是我在学,为何要陪练?」通常都是边喊小孩去练习,一边忙著自己的事。但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,独自完成一件事原本就不容易,练习又是机械式的重複,加上爸妈此时可能正在看电视或是滑手机,小孩更不愿意离开去练习。这时,爸妈若能暂时放下手边的事情,陪小孩一起,孩子感觉不孤单,意愿会比较高。不过也要提醒爸妈们,陪练时当个好听众即可,适时地提醒但不过度干涉。可以说「我觉得那裡好像有点不顺,可以再重複一次。」而非「你这裡错了,那裡不是这样。」孩子不会喜欢练习时有个纠察队在身旁;同时,也不需要过度奉承 「哇!你好棒喔!你真是个莫札特!」过度的讚美,会让孩子日后遇到困难时更挫折。
设定目标比设定时间更有动力
许多爸妈会用时间要求孩子,例如:老师说要练习 30 分钟,指针指到这个数字才能结束。这时候,孩子的专注力被引导到时间,会一直问,到了没? 而非注意自己到底练习了什麽? 或是过程中频频分心,玩手指、玩手边的小玩具或发呆。这样的练习没有效果,孩子不会在练习中进步,只是杀时间,时间到交差了事。如果换个方式,订定每次练习的目标,例如:每首曲子弹几次,或是能将某一首曲子从头到尾流畅地完成。有个努力的目标,孩子会较有动力,结束时也会有达成一项目标的成就感!
将练习排进每日优先的作息
培养孩子规律的作息,特别是对小小孩,很重要,有规律的作息,孩子会知道什麽时间该做什麽。但在台湾,双薪爸妈接小孩回家的时间已经早,而学龄的小孩,回到家常会拖拖拉拉,等到吃完饭、洗了澡、做完功课,时间也晚了,爸妈只好让小孩上床睡觉,牺牲练习这件事。因此,将练习排进每日优先的作息,能避免孩子刻意的拖延,随著时间渐渐养成习惯,变成每日生活的一部分。不过计划还是能有些弹性,如果某几天真的无法达成,放鬆一下也无妨。
偶尔让孩子享受一下
许多孩子学习乐器的初衷,是为了能弹奏自己喜欢的音乐 (通常都不是古典音乐),但基础培养的过程,曲目通常不有趣,孩子容易觉得乏味,觉得不够酷,爸妈如果能跟老师沟通,偶尔给孩子一些他们熟悉的曲目,例如:卡通歌曲、电影配乐,让孩子感受 “能弹奏自己喜欢的曲子” 的成就感,孩子会更愿意练习。
营造接触音乐的环境
初学乐器的过程,技巧的学习佔较高的比例,学习认谱,如何让乐器发出悦耳的声音等,较少接触“音乐” 的部分,若让孩子有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,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意愿。拜今日科技、网路发达之赐,资源取得非常容易,也不用花大钱。爸妈们可以试试,在早餐或接送时播放古典音乐广播,或是在网路 (例如 Youtube) 上搜寻孩子正在学习的乐器和曲目,让孩子观摩他人的演出,透过欣赏,也能培养孩子辨别好坏的能力,进而朝更高的层次努力。行有馀力,带孩子参加适合的音乐演出,亲临现场,感觉又更不同。这些,对孩子的学习,非常有帮助。
学习乐器就像对日抗战一般,坚持到最后,胜利才会是你的!以上几点,和正在跟孩子奋战的爸妈们分享!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