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观点:舞台艺术的终极目标就是服务舞台。
而舞台的受众就是观众,因此艺术的好坏不应该只是艺术家自己或者某个第三方来评判,而是艺术的欣赏者来评判,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杆秤,来判断是否符合自身口味,就好像辨别自己喜欢的美味一样。
那其实我们能思考的核心观点还是接地气的问题, 如何让观众理解,并且认可。
我们作为艺术的表现者,在舞台上要创新,要接地气,但不管要什么,总得先把自己放在一个欣赏着的角度来思考: 坐在下面的我希望看到什么,随着时代进步和欣赏阅历的增多,我(观众)的审美会不会有所改变,演员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变化。我(观众)会不会希望演员能从不同种类的节目中相互借鉴和渗透,达到审美综合,不断完善舞台。
就好像人们总希望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、最多的东西。我们不一定能够满足,但我们是否可以尽力去做呢?
相同的观点其实就是整合、跨界、平台化、一条龙服务等,说法不一样而已,但其核心是不是都是得到受众的认可这一点呢?
整合、跨界,是让受众更清晰的了解产品,平台化是让受众更信服的认定产品,一条龙服务则是让受众更便捷的得到商品, 敢问,哪一样不是站在受众的立场考虑?因为有了买家才能成为和成就卖家。
舞台艺术其实就是商品,表演者或运营团队就是卖家,而买家就是你的观众,没有哪个卖家会不顾买家的感受而不思进取,因此,舞台表演也不应该一成不变的只顾过去的营生。
打个比方,中国历史文化悠久,杂技、绝活、各种技艺五花八门,但究其源始,没有哪门技艺不是为了生活吧,可能一开始是兴趣,但要想传承,就必须市场化,因为没有哪个学徒会不顾未来的跟你学,那么市场化了就可以不创新、不改变了吗?
绝不是,比如评书、杂技、魔术等各类的手艺人走上街头、茶馆、大街小巷,开辟了自己的市场,这就是营生,是生活,走上街头的表演就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,而在当今,时代在发展,社会在进步,街头没了叫卖,茶馆成了茶楼,大街小巷也不再人潮涌动,手艺人自然是丢了营生,但受众依然在,只是换了集聚之所(网络),而手艺人就必须迎合受众,录视频、做节目等一切当代的方式继续为自己营生。
那么,有人就会说,这样的手艺还是传统吗?我只想说,为什么不是? 你所谓的传统是什么? 就是那一成不变的表现形式?说书必须在茶馆,录节目就不叫说书了?相声必须在街上,视频里的那就不叫相声了?民族吹打就必须是红白喜事,那民族管弦乐团还要什么吹打乐?
因此,形式一定是多样的,且会随着时代进步、历史的推动而不断变化的,昨天你还看到农村老家的红白喜事用吹打乐吹着百鸟朝凤,今天就看到吴桐拿着中国的笙、郭雅致拿着中国的唢呐在跟老外们Battle,这些就不是传统乐器了嘛?可能你昨天还看到的那些,明天就会变化,但请相信,民族的就是民族的,而传统的毕竟是传统,随着市场的需要,这些形式是一定会变化的。
这样的变化还有声光电技术在舞台中的应用,中央民族乐团把全息投影技术搬上了民族器乐的舞台,把舞台剧情节搬到了乐器演奏的舞台,配合着声光电的技术,将民族音乐推向又一次高潮,所以,这个时候你还要跟我谈什么是传统吗?
总结,我们不缺传统,我们缺的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,我们的受众变了,因此形式也必须有所转变,因此,传统(形式)毕竟是传统(形式),而传承的技艺才是发展和创新中应该永恒不变的!
鄙人拙见,2017年10月8日于凤舞爱读网记录,拜求品评{:1_140:} 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