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起左侧

[分享] 记录文学的笙音-《寻、探、涅》笙诗探演

0
回复
927
查看
[复制链接]

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

1047

主题

1363

帖子

374

广播

管理员

书笙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3821

最佳新人推广达人

QQ
发表于 2018-1-20 22:56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你以为只有音符能够被演奏?不,在我国还有笙诗!
笙诗《寻、探、涅》(含笙诗引)(首创、首演)- 笙夜·探梦

总策划、音画设计、独白(录音)、主演:徐勇
《寻、探、涅》词作者:秦园园
艺术总监:刘瑜
艺术顾问:杨万钧
笙诗朗诵录音:胡怀波
现场音控:王立川
现场视控:夏斐


诗文共赏
《寻》
碧波轻漾泛涟漪,
清风翠柳听鸟语。
落花有情无归意,
听声寻音待何期。

《探》
巡梦踏月问究竟,
吞吐颤叠达我情。
千回百转觅踪迹,
仙来之音唯凤笙。

《涅》
痴恋鸾音浸乐中,
凤舞鶴鸣引九重。
亭台楼榭触星辰,
凌驾苍穹浴重生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秦园园
笙诗《寻、探、涅》词作者

"时至今日(2018年1月19日),离我们的原创作品“笙诗《寻、探、涅》”首演落幕已有15天之久了,当小伙伴把演出视频发给我的时候,那种暗暗的激动之心,依旧在心底涌动、荡漾……。首演当天,起初我只是静静地的坐在观众席上,心里平静的没有一丝涟漪,当剧场灯光熄灭以及掌声响起的那一刹那,心底的激动油然而生,那种心情是不可言喻的。在旋律响起之际,不可否认的是我完全“沦陷"了,第一次,我聆听到了凤鸣之声,第一次我感受到了仙来之音,更是第一次让我对“笙”有了全新的认识。我的心也从最初的平静变为亢奋,同时,还夹杂着一丝丝感动……,那一刻,我便知道,我和我的小伙伴离成功又进了一步,这种成功不是他人赋予的成功,更不是功利之心驱使的成功,而是一种对人生理想信念的坚持与追崇的成功。

喧嚣过后的静谧,繁华过后的落寞,才是我们生活中最真实的时刻。当一阵阵热烈的掌声、欢呼声消逝之后,走在长长地夜幕之下,突然,我内心的感动开始一点点的在我身体里蔓延,因为我知道,我们一切的努力都不会白费,尽管这条路会很长、很远,可是我们依旧愿意”风雨兼程,奔赴远方“。

很庆幸,我们坚持下来了,当然,也还有进步和提升的空间,这是我们创作的开始,也将是我们对”笙诗“艺术探索的开始。最后,引用我最喜欢的一句话,送给自己,也送给每一位读者,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愿每一位对理想有追求的人,可以你所爱、愿你所愿,莫问前程,只为初心。"


秦园园:
音乐文学专业研究生,师从林戈尔教授,“笙诗”项目联合发起人,音乐文学学会会员。曾发表诗歌:《灰烬》、《看见你》;文章:《音乐文学视野下二夹弦唱词研究》等。

✎关于“笙诗”

古典笙诗:

《诗经·小雅》“鹿鸣之什”中的《南陔》﹑《白华》﹑《华黍》,“南有嘉鱼之什”中的《由庚》﹑《崇丘》﹑《由仪》六篇的合称。这六篇诗都仅有篇名而无文辞。《释文》中认为:“盖武王之时,周公制礼,用为乐章,吹笙以播其曲。”故称之谓“笙诗”,亦称“六笙诗”。具体表现形式暂无从查证。


现代笙诗:

尝试性的对其表现形式进行设想和实践,其核心应为笙与诗的有机结合,缺一不可,其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现代科技与电子音乐的融合,也可以有其它艺术门类的辅助。目前涉及到基础性的具体形式如下:


伴奏式:由笙演奏者依照诗的内涵进行铺垫(成谱),对诗歌者进行衬托和辅助。

交互式:笙演奏者作为过门存在,在诗句间或诗段间进行插入,以笙音承上启下。

即兴式:笙者与诗歌者拟定共同题目,笙者即兴配合的演奏,诗者即兴配合创作。

配乐式:在现有诗句的前提下,根据其意境即兴演奏。

重 点
凤舞爱读网有话要说:

能够看到这里,相信大家对“笙诗”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,那么问题来了,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将这一中华文化宝藏进行发掘和传承呢?这就需要大量的文字资料进行支撑,笙不像古琴等文人乐器,世代保留着传世文献,相反,这一历史更为悠久、文化底蕴更为深厚的“仙音”乐器却典藏可数,甚至连一首完整的古曲都无从探寻,留下的知识诸如女娲造笙簧,王子晋吹笙驾鹤升仙、滥竽充数等传奇故事,但其实,或许它就在你的身边,又或许,新的艺术形式又将出自你手,我们非常期待更多朋友的加入,为笙、为笙诗共献我们的一份力量。

最后,言简意赅,凤舞爱读网将为大家建立有序的笙诗交流板块,欢迎积极投稿,适时,我们将进行整理,并以联名的方式出版世界第一本“笙诗集”,期待您的参与。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注我们:千竹书笙与你共同进步

官方微信

APP(孵化ing)

全国服务热线:

****
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新生路六号

邮编:610000 Email:qzss01@qq.com

Powered by f52d.com © 2001-2013 Inc.

蜀ICP备17036903号-1